馬來西亞的美食之一肉骨茶這幾年也來到中國,品者無不稱贊,很多人想嘗試下異國風味,下面信陽茶葉網就給大家將詳細介紹肉骨茶以及肉骨茶配方和料包與肉骨茶的做法,讓大家可以自動動手品嘗美味。
肉骨茶:可能很多人會誤認為其是一種茶品名稱,其實不然,非茶也。雖然肉骨茶名為「茶」,不過卻是一道豬肉藥材湯,湯料包內卻完全沒有茶葉的任何成份,更象中國的中藥類湯料。肉骨茶是以豬肉和豬骨混合中藥及香料(如當歸、枸杞、玉竹、黨參、桂皮、牛七、熟地、西洋參、甘草、川芎、八角、茴香、桂香、丁香、大蒜及胡椒等)熬煮而得的濃湯,其味鮮美香醇,料包不同具胡椒味或中藥味之差異。

肉骨茶分新加坡的海南派及馬來西亞的福建派,海南肉骨茶有較重胡椒味,而福建肉骨茶有較重藥材味;馬來西亞肉骨茶是一道以豬肉和豬骨配合中藥煲成的湯底,其獨特的風味享譽全馬,深受各地游客喜愛。
肉骨茶配方:“肉骨”是采用豬的肋排,將之砍成單骨約一指長的段狀,飛水之后再過冷后,去除表面的雜質。然后取一些去了“衣”的蒜肉,先用油炸至金黃色,再飛水去掉油分,加入一些淮山藥、杞子、桂圓等藥材,再加入陳皮、白胡椒、甘草、八角等香料,然后將所有材料放入煲內,加水用文火熬約3-4小時,調入鹽等味料,再獨配一碟醬油蘸時備用,即可成為一道極具異國風味營養豐富的“肉骨茶”了。
肉骨茶包:黨參20克、枸杞子8克、川穹3克、桂枝3克、當歸2克、麥冬5克、陳皮1片、羅漢果1/4片、甘草2克、黑胡椒粒1/4小匙、小茴香1/4小匙、花椒1/4小匙、烏棗5顆、桂皮1片。調料:大蒜1整頭、醬油30ml、白胡椒粉1小匙、白砂糖1勺、鹽適量;市場上有成品,但自己制作更衛生健康口味適合1。
肉骨茶料包中的調料有些可在調料市場中買到,沒有的可去中藥店采買(均屬于常用藥材,價格便宜)。除了料包的配置,此菜可謂零失敗菜品,適合初學者嘗試并增加自信心。煮肉骨的湯一定要量大一些,一次加夠,實在沒加夠的話也要注意添加開水。做好的肉骨茶配以涼油條食用可謂一絕,沒有剩油條用米飯采用湯兒泡飯的手法也是不錯。
肉骨茶的做法:方法一:1、將肉骨茶調料分別稱好;2、一起裝入料包內扎緊收口制成肉骨茶料包備用;3、大蒜掰開成單瓣保留外皮洗凈備用;4、鍋內做水,水開后下入腔排骨焯燙;5、焯燙約5分鐘左右至表面變色后撈出控干水分;6、另取一鍋做水,水開后下入大蒜瓣和肉骨茶料包;7、湯中加入白胡椒粉,糖和醬油;8、下入焯燙好的腔排骨;9、開鍋后蓋鍋蓋兒轉小火燉煮一個半小時左右后加鹽調味制作完成,食用時配上涼油條。
肉骨茶的做法:方法二:豬排骨500克、油菜心6棵、干香菇8朵、大蒜瓣10粒、桂皮1根、丁香3粒、白胡椒粒1茶匙(5克)、枸杞2茶匙(10克)、八角2粒、甘草3克、陳皮2片、桂圓干2個、老抽10ml、鹽1茶匙(5克)。
1、油菜洗凈,干香菇用清水泡軟去蒂,桂皮、丁香、白胡、椒粒、枸杞、八角、甘草、陳皮、桂圓干用紗布包好,制成調料包;2、豬排骨放入沸水中氽燙三分鐘,撈出用清水反復沖凈血沫,并瀝干水分;3、鍋中放入足量清水,放入調料包,加入老抽和鹽,大火煮至沸騰,放入豬排骨段、大蒜瓣、香菇,再次沸騰后轉中小火煮約一個半小時;4、另燒一鍋水,水沸后倒入許色拉油、鹽,放入油菜心氽燙半分鐘,撈出過涼,瀝干水分;5、食用時在碗中放入氽燙過的油菜心,盛入煮好的肉骨茶即可。
肉骨茶有去濕,旺血,暖胃,補氣,養顏等諸多功效,男女性皆宜。但高血脂,高血壓應該筒子盡量少食。 豬、牛、雞,什么肉都可以,個人偏愛豬五花肉和肋排,推薦用瓦煲!
看過“肉骨茶的做法”的朋友還閱讀了:柚子茶的做法、茶葉蛋的做法、奶茶的做法、茶樹菇的做法等。
本文茶葉相關資料網絡收集整理所得,轉摘請帶本文連接http://www.ierfnshn.buzz/chihe/211/3167.html |